良好的质量管理,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增强顾客满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社会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仅靠使用者的有限知识和条件,很难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然而,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投入资源,聘请外部咨询机构,编写大量文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后,往往发现企业中之前存在的问题仍然同样存在,那些体系文件大部分被束之高阁,除了获得了一张证书外,并未看到通过ISO9000认证带来的收益,因此深感失望。
总结了一下质量认证能给企业带来如下好处:
1、企业的源配置,降低质量的成本,提高一些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
2、客户对企业重复的检查评定,减轻了企业负担。
3、提高企业声誉,扩大企业的销售量,增加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提高合同履约率。
4、国际市场通行证,实现和国际接轨,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5、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
6、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企业在市场的竞争能力。
ISO9001成功贯标的关键因素
1、强调管理层的介入,明确制订质量方针及目标,并通过定期的管理评审达到了解公司的内部体系运作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体系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的目的。
2、强调纠正及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或不合格的潜在原因, 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3、强调不断的审核及监督,达到对企业的管理及运作不断地修正 及改良的目的。
4、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确保员工的素质满足工作的要求,并使每一个员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5、强调文化管理,以保证管理系统运行的正规性,连续性。如果企业有效地执行这一管理标准,就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降低生产或服务)成本,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心,提高经济效 益,终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控制点上控制因素与控制结果的关系,有人认为,控制点的工作内唇就是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由过去的管“结果”转变为管“原因”。也有人认为,控制点上设置了控制图就达到了控制目的。这两种看法都不够全面。
在控制点上,要通过控制因素来保证结果(产品质量),为此要确定相应的控制项目及其标准(允许值)、检查间隔及执行者,以便保证产品质量和保持其稳定性。但是,控制因素也不是万无一失的,例如:
①确定的控制项目,由于受到人的认识水平的限制,有时不见得能保证正确;
②控制项目是依靠人来执行的,而对人的控制常常没有可靠的保证;
③存在着外界变动因素的干扰。
所以,有时虽然似乎已经按规定控制了因素,但仍有可能出现失控现象。为防止出现此种情况,故一般在控制点上还应设置控制用图表。例如控制图、数据记录表、“三自三检”(即自检、自分、自作标记和自检、互检、专检)表、抽样检查记录等,利用这些图表所反映的结果来确认因素有无失控现象,监视因素的控制效果,一但发现失控,就可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控制点的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控制因素,保证结果;二是检测结果,控制因素。这两手都有了,才能达到过程控制的目的。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至少三个月(部分特殊的行业至少要六个月以上)之后,就可以向ISO9000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申请材料包括:
1、认证申请书;iso9000认证机构向认证合格企业颁体系认证书,在相关网站进行公告,并同时上报认监委网站。
2、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等);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其中是较其重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参与。
3、企业简介、组织机构图、产品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