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成功贯标的关键因素
1、强调管理层的介入,明确制订质量方针及目标,并通过定期的管理评审达到了解公司的内部体系运作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体系处于良好的运作状态的目的。
2、强调纠正及预防措施,消除产生不合格或不合格的潜在原因, 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从而降低成本。
3、强调不断的审核及监督,达到对企业的管理及运作不断地修正 及改良的目的。
4、强调全体员工的参与及培训,确保员工的素质满足工作的要求,并使每一个员工有较强的质量意识。
5、强调文化管理,以保证管理系统运行的正规性,连续性。如果企业有效地执行这一管理标准,就能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降低生产或服务)成本,建立客户对企业的信心,提高经济效 益,终大大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非控制点的质量控制问题,控制点是生产和服务过程中重点控制的对象,但对于非控制点并不是不管不问。只是对于控制点应按过程控制的方法进行严格管理,而对非控制点则可按一般常规的办法进行管理。
“重点”和“一般”也是相对的。当“一般”(即非控制点)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或不稳定时,则可转化为“重点”,列为控制点。
不同生产类型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概念既适应于大批量生产,也适应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两者在检查方法和控制手段上有所不同。如对于大批量生产,其检查方法可采用抽样检查方法,其过程控制方法可采用控制图等;而成批生产则可采用单值 x 控制图。单件小批生产则只能采用全数检查的方法,其过程控制则可严格按过程控制文件,对操作方法、工艺参数、设备、工装等进行控制,一般不必使用控制图。
一个有效的质量体系应满足顾客和组织内部双方的需要和利益。
即对顾客而言,需要组织能具备交付期望的质量,并能持续保持该质量的能力;对组织而言,在经营上以适宜的成本,达到并保持所期望的质量。即满足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又保护组织的利益。
定期评价质量体系。
其目的是确保各项质量活动的实施及其结果符合计划安排,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时,必须对每一个被评价的过程提出如下三个基本问题:
A、过程是否被确定?过程程序是否恰当地形成文件?
B、过程是否被充分展开并按文件要求贯彻实施?
C、在提供预期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七、搞好质量管理关键在。——组织的管理者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做好下面五件事:
A、确定质量方针。由负有执行职责的管理者规定质量方针,包括质量目标和对质量的承诺。
B、确定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C、配备资源。包括财力、物力(其中包括人力)。
D、*一名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体系。
E、负责管理评审。达到确保质量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iso9000体系认证控制点的撤销问题
有的质量管理教材上提到,“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设置控制点。但这种说法*引起人们误解,似乎只要对控制点控制一阵子,就可以撤销了。其实,控制点能否撤销不能一概而论,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①对因属关键的产品质量特性或关键的工序质量特性而设置的控制点,要始终严格控制,即使它已处于稳定状态也不应撤销,否则就不能够保证产品质量始终稳定。
②对因经常出现不合格品而设置的控制点,如它已在较长时间处于稳定合格状态而又是一般质量特性,则可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将该控制点撤销,但如属关键质量特性则不能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