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体系认证自我评定是组织为了追求优秀的业绩所建立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它是以《ISO9004ISO9001体系——业绩改进指南》或国家质量奖评定条件为基线,对本组织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其目的是对组织的业绩和ISO9001体系的完善程度建立完整的概念,识别需要改进的领域和确定改进的项目。与ISO9001体系审核和评审相比,其评价的范围和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目前各个国家和不**业存在许多根据ISO9001体系准则进行组织自我评定的模式。ISO9004标准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为指导组织,如何开展自我评价给出了指南。
iso9001体系认证按生产线设置控制点
当**些组织设置的控制点不仅数量很少,不能真正起到控制作用,而且常常散布在许多车间和许多产品上。他们所以要这样设置控制点,主要是考虑这些过程上的设备、工装检测条件较好,有关人员也比较重视。但这样设置控制点只能起到应付检查的作用,而不能真正起到控制产品质量的作用,因此就不能产生过程控制的实效。
设置控制点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在推行过程控制时,一般应按产品生产线,逐条地建立过程控制,按照建点原则对所有应当重点控制的质量特性全面设置控制点。一个产品的过程控制点建立健全了,运行正常了,然后再搞其他产品。这样做,既能集中兵力,而且过程控制的效果也能充分显露出来,为在其他产品上开展过程控制起到“样板”的作用。
设置控制点还要**重点管理的原则。一般说来,应当首先在主导产品、创优产品、出口产品、量大面广的产品上建立控制点。就一个重点产品来说,应首先对其关键零件选择其关键过程的关键质量特性进行重点控制。这样做才能正确地确定控制点。
控制点应设置在形成*质量特性的过程上
质量特性是经过多个过程逐步形成的,控制点应设在形成质量特性的关键过程上 。这包括:一是终形成该质量特性的过程上,二是直接影响质量特性的预备过程上,但不能设在与该质量特性无关的过程上。例如,为确保气缸孔的几何形状精度(锥度、圆度),应在气缸孔精镗过程上设置控制点,而不应设在气缸孔研磨过程上。
ISO9001认证:设置质量控制点的注意事项
(1)控制点必须能够定量表达
控制点的质量特性必须能够定量表达,才能确定控制点定量的质量目标值,以便确认控制点是否达到了控制要求。如果质量特性是定性表达的,也应设法转化为定量表达。例如,若产品的密封性能列为控制点,则该质量特性不能定性地规定:“不许渗油、漏油”,而应规定定量的衡量指标。
(2)控制点的设置单位
以什么为单位来设置控制点,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大批、大量生产的过程应以质量特性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在大批、大量生产的条件下,一个控制点只控制一个质量特性,而不是以过程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因为一道过程往往产生多个质量特性,但影响各个质量特性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其对应的控制项目内容当然也会随之而变化。实施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如针对多个质量特性建立控制项目,不仅使控制项目复杂化,而且*混淆“质量特性 ― 影响因素 ― 控制项目”的因果关系,不利于质量分析与控制。因此,在大批、大量生产情况下,应以质量特性为单位设置控制点。
② 单件、小批生产允许以过程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单件、小批生产因产品千差万别,产量又小,若仍以产品质量特性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就必然使控制点数量过多,而且还经常发生变化,使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过于繁杂。然而单件、小批生产,虽然产品千差万别,但产品多属同一类型,常常有相同的关键过程和大致相同的主导性因素,故在单件、小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某些关键过程为对象设置控制点。
③多品种轮番生产,可按共同的质量特性设置控制点。多品种轮番生产的产品,其结构基本相同,仅尺寸规格有所不同而影响因素则常常是相同的,其生产批量一般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按共同的质量特性设置控制点。但若规格相差很大,以致在工艺上和影响因素上有较大区别,则另当别论。
(3)三种类型的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的对象,一般多理解为专指产品的质量特性,其实它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①以产品质量特性为对象设置的控制点。这是常见的情况,但在实践中,它并不是类型。
②以过程的质量特性(即工艺参数)为对象设置的控制点。如铸造铁水的浇铸温度,它不是产品的质量特性,但却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以这个工艺参数为对象设置控制点,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才能保证铸件的质量。
③以材料的质量特性为对象而设置的控制点,如型砂的透气性、水分、强度等特性,它既不是产品的质量特性,也不是过程的质量特性(工艺参数),而是材料的质量特性。以型砂的质量特性为对象设置控制点,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才能保证造型和铸件的质量。
ISO9001体系基本原理-ISO9001体系评价
ISO9001体系评价
(一)概述
为了保持和不断完善ISO9001体系,应定期客观地评价ISO9001体系的现状,判定是否需要质量改进。在评价时应对每一个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基本的问题。
1.所有的过程是否已经识别并对输入、转化和输出作出适当的规定?
2.实施过程的职责是否明确并予以分配?
3.确立的程序是否已被实施和保持?
4.通过提供所要求的结果,评定过程是否有效?
通过以上四个基本问题得到的信息可以评定ISO9001体系的有效性。标准提出了三种ISO9001体系评价类型,下面分别作出简要的说明。
(二)ISO9001体系审核
ISO9001体系审核是通过检查获得组织ISO9001体系运行中的信息和客观证据来评价对ISO9001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组织质量目标和要求的有效性,以便识别改进ISO9001体系的机会。
ISO9001体系审核可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是由组织本身或者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又称为方审核,它是组织自我完善体系的必要手段,并且可以以组织名义声明符合ISO9001体系要求的基础。
第二方审核是由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对另一组织进行审核,包括顾客对组织、组织对供方的审核,以便掌握被审核方ISO9001体系的真实信息,评定能否满足本组织的ISO9001体系的要求。
第三方审核是外部独立的审核服务组织进行,通常这类组织是经正式认可的认证团体。审核的依据是ISO9001标准,其目的是以公证的方式取得顾客对组织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