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体系认证管理的系统方法 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主要措施:
1、以过程方法建立体系,实现目标。
2、了解过程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确定特定活动的目标,以及如何运作。
4、对体系进行测量和评估。
所谓系统方法,实际上可包括系统分析、系统工程和系统管理三大环节。它以系统地分析有关的数据、资料或客观事实开始,确定要达到的优化目标;然后通过系统工程,设计或策划为达到目标而应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步骤,以及应配置的资源,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后在实施中通过系统管理而取得高有效性和高效率。
ISO9001认证:设置质量控制点的注意事项
(1)控制点必须能够定量表达
控制点的质量特性必须能够定量表达,才能确定控制点定量的质量目标值,以便确认控制点是否达到了控制要求。如果质量特性是定性表达的,也应设法转化为定量表达。例如,若产品的密封性能列为控制点,则该质量特性不能定性地规定:“不许渗油、漏油”,而应规定定量的衡量指标。
(2)控制点的设置单位
以什么为单位来设置控制点,是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大批、大量生产的过程应以质量特性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在大批、大量生产的条件下,一个控制点只控制一个质量特性,而不是以过程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因为一道过程往往产生多个质量特性,但影响各个质量特性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其对应的控制项目内容当然也会随之而变化。实施控制是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如针对多个质量特性建立控制项目,不仅使控制项目复杂化,而且*混淆“质量特性 ― 影响因素 ― 控制项目”的因果关系,不利于质量分析与控制。因此,在大批、大量生产情况下,应以质量特性为单位设置控制点。
② 单件、小批生产允许以过程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单件、小批生产因产品千差万别,产量又小,若仍以产品质量特性为单位设置控制点就必然使控制点数量过多,而且还经常发生变化,使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过于繁杂。然而单件、小批生产,虽然产品千差万别,但产品多属同一类型,常常有相同的关键过程和大致相同的主导性因素,故在单件、小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某些关键过程为对象设置控制点。
③多品种轮番生产,可按共同的质量特性设置控制点。多品种轮番生产的产品,其结构基本相同,仅尺寸规格有所不同而影响因素则常常是相同的,其生产批量一般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可按共同的质量特性设置控制点。但若规格相差很大,以致在工艺上和影响因素上有较大区别,则另当别论。
(3)三种类型的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的对象,一般多理解为专指产品的质量特性,其实它有三种不同的类型:
①以产品质量特性为对象设置的控制点。这是常见的情况,但在实践中,它并不是类型。
②以过程的质量特性(即工艺参数)为对象设置的控制点。如铸造铁水的浇铸温度,它不是产品的质量特性,但却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以这个工艺参数为对象设置控制点,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才能保证铸件的质量。
③以材料的质量特性为对象而设置的控制点,如型砂的透气性、水分、强度等特性,它既不是产品的质量特性,也不是过程的质量特性(工艺参数),而是材料的质量特性。以型砂的质量特性为对象设置控制点,使之处于稳定状态,才能保证造型和铸件的质量。
ISO9001体系评审
ISO9001体系评审又称为管理评审,是由组织管理者按照ISO9001体系的现状对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定期的和系统性的评价,确定应采取的措施。通过评审,根据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的变化,作出修改或调整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决定。这是组织管理者必须进行的重要活动之一。内部和外部审核的结果都应是管理评审的主要依据。
过程方法 将活动和相关的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的得到期望的结果。
实施活动:
1、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包括管理活动、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确定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2、确定每个过程为取得所期望的结果所必须开发的关键活动,并明确为了管理好关键过程的职责和义务。
3、确定对过程的运行实施有效控制的准则和方法,并实施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包括测量关键过程的能力,为此可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
4、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发现改进的机会,并采取措施,包括提供必要的资源,实现持续的改进,以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5、评价过程结果可能产生的风险、后果及对顾客、供方及其他相关方的影响。